老朋友“失而复得”是神马体验... 是“好久不见,仍是想念?”还是吐槽“哎,你又来折磨我了...”小编记得,有个朋友信誓旦旦的跟我讲过,如果不是为了生孩子,宁愿这辈子都不来“姨妈”...相信大家也都是饱受这位“老朋友”折磨的过来人,但产后不来月经,那后果一定比你痛经更可怕!
产后要是月经不来,你要忧虑这些问题
即使“老朋友”麻烦,你还是会天天盼着“它”...
很多新妈妈对产后的月经复潮,抱有一种“既爱又恨”的矛盾心理,但小编我很负责的告诉大家“该来的总是要来的,如果不来,那就是给你的健康发出预警了,拖下去,甚至惹上很多妇科病,不得不重视起来。
产后没了月经,你可能需要面对的问题
①直接的就是,没有第二次生育的机会,当然有可能你根本不想要第二胎;
②可能面临各种导致内分泌失调的问题,比方说严重贫血、甲状腺、肾上腺功能异常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;
③可能要面对女性器质性病变问题。例如生殖器炎症、产后子宫创伤等;
④卵巢疾病问题。是产后卵巢恢复不良、卵巢功能衰退、又或是其余恶性肿瘤病变等;
所以,我们还是盼星星、盼月亮般的,等着这位老朋友回来吧^
哪类新妈妈,最容易出现“不正常闭经”或者“月经迟来”
①曾经经历过“意外流产”或者“人工流产”的妇女。由于刮宫过深后,子宫内膜变薄,体内血气变虚,再承受了分娩的痛苦,虚上加虚;
②“坐月子”恢复不好的新妈妈。由于产后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吸收,卵巢、子宫没有很好的恢复过来,致使月经不来;
③产后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染上产后抑郁的新妈妈。也有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,导致不正常闭经问题。
④分娩过程中经历了大出血、休克、难产的产妇。
⑤产后感染或者产后出现弥漫性血管凝血的新妈妈。
产后“老朋友”究竟什么时候来,才算正常
1、一般人,产后月经复潮的时间
月经复潮的时间跟顺产、剖宫产关系不大,但跟哺乳、不哺乳有着紧密关联。
①不哺乳的妈妈:一般会在产后6—8周来月经;
②哺乳的妈妈:一般会在产后4—6 个月左右复潮,主要是因为哺乳分泌泌乳素,致使性腺荷尔蒙分泌减低甚至停止,从而造成月经拖后;
(PS:有的新妈妈哺乳了一年,断奶后一个月就来了,这也是常有的情况,但如果时间更长仍没复潮,又或者未哺乳的妈妈两个月还没复潮,那就该跑趟医院了,千万别自己乱吃药!)
2、产后例假何时来,跟哪些因素有关?
①妈妈的年龄。年龄在25—30岁的新妈妈,由于身体机制、免疫力、抵抗力、心理因素都较强些,所以体内的激素分泌也能更快的恢复常态,所以例假会来得较为正常;
②卵巢功能的恢复。产后子宫、卵巢功能的恢复影响雌激素的分泌,产后恶露尽早排干净,对卵巢恢复是有利的;
③哺乳时间的长短。总体来说,哺乳时间越短,就能更早恢复正常的月经,但哺乳满一年后再恢复月经,对身体也无碍;
如果产后月经出现“这些”异常,切莫着急
1、月经量异常紊乱?
产后第一次月经会比以前多一些,持续长一些,但也有月经量变少的问题,所以也要仔细观察自己的情况。
①产后月经量过多,可能是这样原因导致↓↓↓
●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无排卵状态,造成了卵巢雌激素分泌增多,刺激了子宫内膜的增生,因此脱落时出血量会增多;
●情绪、产后压力等造成了激素分泌异常,也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;
●器质性病变也会导致产后初次月经量大,例如子宫肌瘤、子宫息肉等。如果产后首次例假出血量持续增多,出血时间超过七天,建议到院检查,安心为妙!
②产后月经量减少
●产后体虚或者免疫力弱,致使月经量减少;
●产后子宫恢复不良,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刺激反应减少;
●产后出现贫血、糖尿病,内分泌失调等也可以导致产后月经量少。
2、月经持续时间紊乱?
有的新妈妈产后月经时间会变长,生孩子前都是4—6天,产后异常延长至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...
专家指出:出现这种异常情况,就要观察自己每个月月经所持续的时间,如果周期规律正常,就没有大问题,但持续时间过长,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壁增厚、炎症等问题,仍需要及早确诊问题。
3、月经周期紊乱,每月两次,或者两三个月来一次?
专家指出:产后身体内的激素分泌是需要逐步调整的,这个自我调节的机制是存在的,所以不必担心,偶尔一两次也是正常的,但如果持续好几个月,生理周期仍未稳定,那就需要到院诊断。
女人的生理期间是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,这段时期内有很多的讲究和禁忌,而经期保健对女性来说尤为重要。同时,了解子宫的周期变化,让女性更好地善待自己的子宫。
以上便是关于“
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:产后第一次例假为什么会这样?”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,
雅安恒博医院祝您健康愉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