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失禁是女性常见和多发的疾病,随着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,女性尿失禁发病率逐年上升。我国是人口大国,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,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,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,女性中患有尿失禁的人越来越多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。敲黑板啦!攻略压力性尿失禁就现在,快来一起看看吧!
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
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在腹压增加的时候,出现的不自主的尿道漏尿现象。导致腹压增加的原因包括:咳嗽、打喷嚏、笑、跑、跳等活动。这些活动过程中,会出现腹部压力的过度增加,这些腹部压力会传导至盆腔,引起盆腔压力增加。
女性易患尿失禁的原因
随着年龄的增长,尤其是生育后,女性盆底的松弛,膀胱储尿能力日益减弱,再加上女性比男性尿道短,盆骨宽大,肌肉支持力弱,雌性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,导致女性更易比男性患尿失禁。
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
压力性尿失禁有两种分度方法:第一个是根据临床症状分度,共四度。一度主要是指,患者在严重的咳嗽打喷嚏或者腹压增加的时候,出现的轻度漏尿。二度是患者在活动以后,比如说跑、跳等较重的腹压增加的时候,出现漏尿现象。三度是更进一步的腹压增加,如:患者从平卧到站立状态,出现漏尿现象。而四度是患者在几乎没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,例如平卧的时候,出现漏尿或者呼吸说话时候,也会出现漏尿现象。这种分度,主要是根据的是患者的临床症状由轻到重。
第二种分类方法,根据漏尿的原因,尿失禁可分为括约肌功能缺损型也叫ISD型,以及括约肌功能减低型。
压力性尿失禁的危害
压力性尿失禁对人体影响非常大,它是盆底功能障碍的非常重要的疾病之一。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会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。
有些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局部的盆底脏器脱垂、湿疹等。如患有压力性尿失禁,应尽早、及时就医。
压力性尿失禁多发年龄
根据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,我们发现最常见的发病年龄是在40岁至75岁之间,其中在40岁至55岁之间,压力性尿失禁的比例是最高的。60岁至75岁的时候,混合型尿失禁的比例则增高明显。对于相对年轻的患者,我们主要让大家做提肛锻炼,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作。
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
1. 生活方式干预:
又称行为治疗,包括减轻体质量,尤其是体质指数(BMI)>30 kg/m2者,戒烟,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,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。
2. 治疗
便秘等慢性腹压增高的疾病。
3. 盆底肌训练:
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:持续收缩盆底肌(即缩肛运动)不少于3 s,松弛休息2~6 s,连续做15~30 min,每天重复3遍;或每天做150~200次缩肛运动。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。
4. 盆底电刺激治疗:
盆底电刺激通过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,提高尿道闭合压来改善控尿能力。
5. 药物治疗:
药物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漏尿次数,改善生活质量。
以上便是关于“
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:妇产医院专家为您解密压力性尿失禁,快拿好小本本做笔记啦!”的相关介绍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,雅安恒博祝您健康愉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