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(内异症)和子宫腺肌病,两者都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所致,但两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均有差异。今天,我们就来科学的谈一谈子宫腺肌病。
1什么是子宫腺肌病?
子宫腺肌病(Adenomyosis,AM)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产生的病变。多发生于30-50岁经产妇,常合并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。子宫腺肌病的病因通常认为是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所致,与多次妊娠及分娩、人工流产、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发生密切相关。同时,血中高浓度雌、孕激素与子宫肌腺病也存在着关联。
2子宫腺肌病有什么症状?
子宫腺肌病通常发生在生育之后,少数患者可能只有轻度的不适或没有任何症状,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:
1. 痛经:继发性痛经,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,常于经前一周开始,直至月经结束,且疼痛程度一次比一次重(进行性痛经)。
2. 月经异常:月经过多、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。
3. 子宫增大: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,一般不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,质硬且有压痛,经期压痛明显。通常情况下,你可能并不知道你的子宫增大了,但你可以注意到你的下腹看起来更大或摸起来更软了。
4. 不孕。
3如何诊断子宫腺肌病?
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根据症状、妇科检查及以下的辅助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:
(1)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,肌层增厚,后壁更明显,子宫内膜线前移。病变部位为等回声或回声增强,其间可见点状低回声,病灶与周围无明显界限。
(2)MRI显示子宫内存在界线不清、信号强度低的病灶,T2 加权像可有高信号强度的病灶,子宫内膜-肌层结合带变宽,宽度 >12 mm。
(3)血清CA125水平多数可升高。
(4)病理检查是诊断的“金标准”。
4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区别在哪?
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发病群体相同,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子宫肌瘤,二者容易误诊漏诊。
子宫腺肌病预防
为了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,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:
1.月经期间应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,必须检查时切忌过度用力挤压子宫,以防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,引起腹腔子宫内膜种植。
2.月经期间避免做宫腔内手术,如输卵管通畅试验,一定要在月经干净后3~7天进行,如果经血未净时手术,可将子宫内膜碎屑经输卵管进入腹腔,造成异位种植。
3.尽量避免在接近月经期进行妇科手术,必须进行时应动作轻柔,避免用力挤压。
4.坚持避孕,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术,由于采用负压吸宫,如果在手术操作时使用的压力及使用方法不适当时,也可造成血液倒流入腹腔,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种植。
5.子宫极度后屈或宫颈,阴道狭窄,先天性无阴道(有子宫)等生殖道畸形,宫颈粘连都可造成经血排出不畅或者不能排出,经血逆流而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,故应积极治疗上述疾病,以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。
6.避免医源性种植 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,尤其是手术时穿透子宫腔者,或剖宫产,剖宫取胎手术者,都应保护好手术切口,以免将子宫内膜碎屑种植于切口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,或带入盆腔种植造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7.注意经期卫生,月经期禁止性生活。
以上便是关于“
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:得了子宫腺肌病,原来都是内膜惹的祸!”的相关介绍,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,
雅安恒博医院祝您健康愉快!